近日,国内多地母婴市场掀起涨价潮,贝因美、至初、babycare、帮宝适等品牌奶粉及纸尿裤价格普遍上调10元至60元不等,引发年轻家长强烈反响。正值国家《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》落地初期(每孩每年补贴3600元)专业炒股配资网站,部分消费者质疑企业借政策红利“收割红利”,育儿成本压力不减反增。
据消费者反馈,贝因美爱加1段奶粉(950g)在拼多多平台价格从191元涨至269元,涨幅达39元;a2至初奶粉实体店通知8月起全系列提价10-15元/听;babycare纸尿裤(34片*2)价格从257元飙升至318元,单包涨幅61元。此外,帮宝适、苏菲尤妮佳拉拉裤等品牌亦有10-40元涨幅。上海、福建、江苏等地家长晒出购物对比单,直言“补贴刚到手,物价已翻脸”。
行业分析指出,母婴产品价格体系长期存在线上线下分化问题。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,过去几年奶粉行业经历“价格战”,部分国产奶粉价格较2019年腰斩,当前正处于“价格修复期”,企业通过推新品、控货控价等方式调整策略。此外,原材料成本上涨(如奶粉奶源、纸尿裤吸水树脂)及供应链波动进一步推高成本。
值得注意的是,育儿补贴政策于2025年1月实施后,多地风险提示已预警“补贴或刺激企业涨价”。部分家长认为,企业将政策解读为“消费力提升信号”,借机转嫁成本压力。
“奶粉和纸尿裤必须用固定品牌,孩子适应不了其他产品。”上海宝妈刘女士无奈表示,其常购babycare纸尿裤单月支出增加近200元,而家庭年补贴仅3600元,相当于抵消两个月增量。在一线城市,托育、早教等隐性开支更稀释了补贴作用。深圳家长王琳称:“3600元补贴仅够支付高端托育机构21天费用。”
针对涨价争议,贝因美、babycare等品牌客服回应称“价格波动源于促销活动差异”,实体店表示未接到涨价通知。例如,拼多多平台某贝因美旗舰店解释,此前低价为“百亿补贴”活动价,恢复原价后涨幅属正常调整。
专家建议,需建立动态价格监测机制,严查借补贴哄抬物价行为,同时优化补贴发放方式(如与物价指数挂钩)。消费者可通过跨平台比价、参与团购、选择国产平替品牌(如飞鹤、碧芭宝贝)降低开支。
当前,育儿补贴政策与市场涨价的矛盾专业炒股配资网站,折射出人口政策与产业生态的深层博弈。如何让政策红利真正惠及家庭,仍需监管、企业与消费者的共同探索。
长胜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